张新平 ZHANG XIN PING
职务:产房护士长 所在单位:唐山市丰南区医院 获奖征文:《那一份坚守》
那一份坚守
雷锋在《雷锋日记》里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坚守,这两个字写得太好了!坚守,让平凡的岗位变得伟大;坚守,让平静的生活涌起微澜;坚守,让平淡的生活变得难忘;坚守,让平常的心态变得坚强。
我的脑子里显现出很多人物形象,他们都是默默工作在我身边的同事,他们疲惫的脸上带着微笑,他们坚定的目光透出执着,他们安详的面庞后面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一、张晓群:我奋斗,我幸福 张晓群,男,49岁,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现任丰南区医院急诊科、120、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由于分管工作较多,多年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工作大都在12个小时以上。重病人多的时候,经常顾不上吃饭,有时甚至24小时守在病人身边,病人病情稍有变化就马上亲自查看,夜间更是随叫随到,从来都是把工作和病人摆在第一位。张晓群的手机被他的家人戏称为“夜半歌声”,因为有时一晚上可以接数十个电话,经常是刚刚把ICU的病人处理好,急诊科又需要有紧急抢救的病人,又或是120接诊的病人非常棘手,症状罕见......如此种种,让手机日日夜夜歌唱个不停。为了更快更好地把医护人员送到病人身边,他锐意改革,大胆打造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新模式,初步形成了院前120-院内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完成了二者的无缝衔接。张晓群主任经常说:一名称职的医生不但要有高尚的医德,还要有过硬的医术。从医20余年来,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他先后在各大医院进修深造,并利用业余时间收听收看专家讲座,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奋斗着,快乐着、幸福着,说的就是他——张晓群主任。 二、赵平:我是主任,我来上! 赵平,女,52岁,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共党员,主任医师,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丰南区医院妇产科主任。 作为一名工作三十年的妇产科医生,赵主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作为护士长,与赵主任配合这么多年了,每次只要有她在,我的心也是妥妥地踏实。我还清楚地记得四年前的一个血色黄昏,当时我除了产房还兼任产科病房护士长,一位二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的患者发生了失血性休克。这位产妇自下手术后,血压就不平稳,心电监护仪显示:血压在持续下降,于是我提高了警觉性,立即让护士建立了两组液路,同时报告了值班医师和主任。主任闻讯赶来,和我一起进入病房守护病人,悉心观察病人情况,及时做出妥善处理。阴道出血量并不多,与病人的休克症状并不相关,主任判断可能有内出血。我们紧张地盯着监护仪屏幕上的数字变化,我们的心也一点一点变得沉重了。后来主任及时联系彩超,并和我一起推着病人一路小跑地行进在通往彩超室的走廊上。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彩超也未能确诊腹内出血部位!这个病人急需二次手术进行剖腹探查,但是病人家属比较犹豫,担心二次手术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可这时候病人已经从烦躁不安等早期休克症状体征到意识模糊、谵妄等中期休克征象了!事不宜迟啊!主任亲自和家属交待病情,并果断地说,我是主任,我来上!得到了病人家属的理解后,主任不顾自己颈椎病的眩晕,毅然决然上了手术,发现子宫后壁有一个不断增大的大血肿,血块清除后缝合,结扎止血,病人得救了!如果没有赵平主任当初的坚持和负责,这个病人最后可能会发展到晚期休克,从而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作为科室的领头雁,她深刻地意识到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才能给大家树立标杆,关键时刻我来上,这份责任与担当,正是把我们凝聚到一起的向心力,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作战! 三、陈红:呵呵,没什么,应该的! 陈红,女,29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助产士。 陈红是我产房的同事,别看年龄比我小很多,党龄却跟我差不多,因为她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入的党。陈红总是乐呵呵的,生性乐观,心地纯良,积极向上。陈红来产房时间不长,但是大家都很喜欢她,不仅同事,还包括我们的服务对象——孕产妇。她让每一个来分娩的孕产妇如沐春风,她招牌式的呵呵声,总是让人心生温暖。每次加班,陈红总是主动留下来,说自己年轻,需要学习,所以不顾单位离家远、家里还有等娘回来的娇儿,忘我加班到深夜。陈红总是用一句呵呵,没什么,应该的,愉悦、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我学到的是一个年轻人不可多得的大境界和大格局。 我以自己的拙笔写下的以上三个人物,或许只是我们区医院人一个侧面,一个缩影。然,见微知著,我们还有更多这样的同事坚守在自己的临床工作岗位上。只有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坚守自己的岗位和肩负的使命,坚守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我们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作者:张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