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老医生有话说—行医杂记(连载5)

老医生有话说     


     作者:丰南区医院 赵文堂   


      从医六十年,治病上万千,患者千姿百态,个个铭记心间,找出几件事,茶余饭后做笑谈。



行医杂记之五

因祸得福

因祸得福,开创治疗新途径



医学是一门神圣的科学,它涉及到人的生老病死。作为一名医生,他日常生活中,虽然经常享受着救治病人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但也有救治失败的愧疚和不安。医生在工作中最怕的是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产生医疗纠纷。轻者造成病人的伤痛,重者引起患者死亡,不可挽回。医生受到处分倒是小事,良心受到责备则是终生难忘的。为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制定了严格规章制度,如三査七对、双人核对等,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但医疗事故也有例外,有的医疗事故使病人转危为安,因祸得福,开创治疗新途径,但这毕竟是极少见的。

事情发生在河北省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科,大约在2000年5月初的一天,病房收治一名男性患者,约60多岁,是由山区农村急诊入院,患者意识模糊、面色铁青、二目黄染、腹部膨隆、全身浮肿。经初步检査,诊为肝硬化、腹水、肝昏迷,病情危重。接诊医生为张家市某县医院进修医生,年轻,经验欠缺。当晚二诊值班主治医师姓李,湖南人,说话南方口音很重,进修医生有时也听不太懂。主治医师交代当晚要给病人输入氯化钾4克,他听成14克,多了三倍药量。氯化钾可是剧毒药,人体内血钾低可以引起四肢麻痹不能活动;血钾高会引起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突然死亡。据说法院对死刑犯人用药物执行死刑时,用的就是氯化钾。而且输入14克氯化钾还需要用4000多毫升5%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否则会引起中毒反应。我们内科医生对氯化钾并不陌生,常规营养液都需要加入氯化钾,24小时不得超过4.5克。显然这个剂量大了肯定会发生医疗事故。


第二天晨间交班会上,值班医生向主治医师汇报夜间治疗情况,并诉苦说这一夜可把他累坏了。主治医生一听,大吃一惊。心想这么大剂量的氯化钾,这个病人肯定完了,顾不得交班,带领值班全体医护人员准备抢救,到病人床前一看,更是大吃一惊,患者不但没死,而且病情大为好转,意识转清,呼吸平稳,能回答问题,一切正常。在场医生大为不解。随后请有关专家、教授会诊,探索其中原理。经研究发现凡是肝硬化昏迷的病人,均加大氯化钾的用量,结果屡试屡成,效果明显。给肝硬化昏迷的病人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难题,此病人也好转出院,创造一个医学上的奇迹。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严重的医疗事故却开创了治疗肝硬化昏迷新途径。医生们事后谈论这件事时,仍然心有余悸,一致认为最好还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治病,不要发生类似事件为好。



我们已在网站上陆续刊登了五期我院原副院长赵文堂的系列文章——老医生有话说。我们老一辈的从医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多年感悟为我们年轻一代做出了榜样,我们唯有更努力才能不辜负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良好基础。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交流感受,分享工作中的喜怒哀乐!